日前,51成品人视频入口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青年教师丘嘉煌博士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Lung megakaryocytes engulf inhaled airborne particles to promote intrapulmonary inflammation and extrapulmonary distribution”(肺部巨核细胞吞噬颗粒以介导肺部炎症和细颗粒物的肺外转运)的重要研究成果。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1686-y
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是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行的子刊,是全球82本国际公认的、能够衡量机构、国家和地区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产出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顶级期刊之一。
大气细颗粒物能否以及如何进入血液循环并扩散至远端器官,是研究细颗粒诱发多组织器官损伤效应的环境领域的重点关注问题。此外,目前关于大气细颗粒物如何突破肺屏障转运至肺外器官,以及颗粒转运过程的关键载体和途径等问题仍亟待解答。
丘嘉煌博士所在团队通过模拟人体呼吸暴露过程,利用来自真实环境来源大气细颗粒与单一理化性质的模式颗粒,成功识别并鉴定了一种新的免疫亚群细胞—肺泡巨核细胞。这些细胞可以识别并吞噬环境细颗粒物,在细颗粒物免疫应答过程在发挥着关键作用。运用多种体内高分辨成像技术,发现吞噬细颗粒物的巨核细胞显著活化,通过血小板生成机制,将携带细颗粒物的血小板释放至血液循环中,导致细颗粒物突破肺部屏障,最终造成颗粒物向肝脏等肺外器官的远端转移。这一发现对于揭示环境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具有积极意义,为深入理解大气细颗粒物如何突破生物屏障并对远端器官造成损伤,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全新的视角。
丘嘉煌于2023年6月博士毕业入职我校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担任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细颗粒物毒理与健康效应领域。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等知名SCI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并以此工作为基础,荣获2024年国家青年科学基金的立项资助。
2022年,学校深入开展“牢记初心担使命,争做育人大先生”主题活动(2022―2024年),构建“4大工程”“10个100计划”实施方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学校利用好各级人才政策,通过多项引育措施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人才工作成效创历史新高。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和选聘优秀青年学者担任学科带头人或者学术骨干,让青年博士脱颖而出,为青年教师提供充足发展空间。(文图/公共卫生学院 审核/石明 复核/周圆 审发/裴金涛)